应。
季大夫不解,问道:“这是为何?”
谢书淮的眉眼瞬间柔和不少,像是回答,也像是自言自语,“因为我答应过她,若是到了京城,中秋那日给她带样东西回去。”
许阳糕点铺。
如今铺子的糕点,品类也越来越多。
林玉禾还时不时地改良口味,生意也算不错。
就是这夏日一到,糕点也不能久放。
锅里蒸的,往日一般可以放上四五日,如今夏日也最多放二三日。
熟粉类的往日能放上两三天,夏日里当天就得卖完。
不然次日,就得坏掉。
为此,每日快临期的糕点一到后半晌,她都会降价卖出去。
之前,她每种糕点,都做得刚刚好。
近日又开始剩糕点,卖不完了。
所以像酥油鲍螺或冰酪这些糕点,已迫在眉睫,她得快速学会。
越繁华的地方,听说都时兴吃这个。
也能带动她铺子的生意。
去了平阳县几家有名的糕点铺子,说明来意后,就算她愿意给人家酬劳,厨子也直接拒绝。
她接连去了好几家,都是这样的结果。
一次次无功而返,人也疲惫不已。
烈日晒久了,整个人也有些昏昏沉沉。
一个不留神,差点与迎面一人撞在一起。
幸好她躲得快。
那人身上一股奇怪的味道,瞬间钻入她的鼻腔,让她整个人清醒不少。
他牵着马匹,马背上搭着两个木桶。
路人纷纷遮住口鼻,嫌弃地躲开。
林玉禾双眸一亮,小跑着追了上去。
这人身上散发的是一股浓浓的生牛乳味,林玉禾天天在灶房试做,很熟悉这个味道。
他头戴遮阳毡帽,脚穿一双皮质软靴。
还有他那深邃的长相,有些酷似胡人。
凭他的穿着和长相,林玉禾猜测此人,应当是个牧民。
往日在许阳县城很少看到,到了平阳,这样的人她也见过数次了,并不陌生。
既然是牧民,他应当就知道如何做冰酪。
那人听到脚步声后,当即转过了身。
林玉禾忙迎上前去,向此人道出原委。
可说了半天,仿佛鸡同鸭脚。
他没做出一点反应,只回了句,林玉禾听不懂的话。
随后他摇了摇手,当即牵起马儿就走。
眼看到手的机会又溜走了,这可把林玉禾急得只能在原地转圈圈,问了一圈路人,也无人能听懂牧民的话。
无计可施时,她不死心地再次拦住牧民。
捡起石头,就在地上画了起来。
先是画一头牛挤出奶,然后再画出冰酪,两者之间再放上她装文银的荷包。
而后又扯了扯自己身上的围衣。
牧民愣了半天,看她扯着围衣明白她是个厨娘。
又看她把银子重重一放,意思是要给他酬劳。
一般给他酬劳不是卖他的生牛乳,就是让他做事。
再一看地上,这女子画的图豁然明白。
是要教她做冰酪当即答应下来。
林玉禾把他带到自己灶房。
虽然话不通顺,但这牧民却教得仔细。
原来林玉禾次次失败的原因,在加热牛乳时,没有把控好火候和浓稠度。
其他的步骤都没错。
有人亲手指导,林玉禾学得倒也很快。
直到她顺利做出了,味道不错的冰酪。
还突发奇想,加了时令的水果。
几人一尝,纷纷夸赞好吃。
她自己也吃了一口,确定能摆出柜去卖时。
牧民才拿着说好的三十文银离开。
次日,林玉禾就做了调整,就把卖不动的糕点,减少了好几种。
主要买冰酪,酥山,还有酥油鲍螺。
摆在最显眼的地方。
生意果然好了不少。
尤其很炎热的时候,去码头搭船,或下船路过的人们。
路过她的铺子时,看了一眼,都会忍不住买一个。
到晚上关铺子一算账,比往日多赚了两倍多。
林玉禾高兴得抱着小团子在床上,滚了好几圈。
小团子也呵呵地大笑起来,嘴里喊道:“羊……羊”
第127章 给她带样东西回去(2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